12月18日上午,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召开成立10周年暨社会救助志愿者推进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书凯,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关惜分,各区县民政救助工作社会志愿者、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社会组织及受助者代表出席庆祝大会。此次会议通过华龙网进行现场直播。
急难救助 托起困难群众幸福底线
现场,来自重庆爱乐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微风吹来》拉开大会序幕。
随后播放宣传片,展示了基金会10年来的救助工作缩影,困难群众用一张张笑泪交织的脸,诉说着受助前后的变化和感动,在场嘉宾无不为之动容。
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谭明政致辞,介绍了基金会发展历程。从2011年到2020年,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先后开展急难救助、扶贫安居、扶智助学、急难众筹、“一米阳光”、“春和计划”等救助项目,取得了累累硕果。10年以来,基金会共筹集资金1.85亿元,支出救助金1.74亿元,对2.8万余人实施救助。在不断的探索中,基金会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救助范围和救助力度不断增大,救助管理不断规范,救助工作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受到基金会救助的帮扶对象也来到现场,讲述他们与基金会结缘的故事。
“感谢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有你们的帮助,我儿子才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出现在大家的面前。”2019年3月,冷松维不慎从9楼坠落,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花去50多万元才保住性命,瘫痪在床,急需康复治疗。一家陷入绝望之时,基金会及时雪中送炭送去3.5万元救助金,还联系医院免费进行康复治疗。
现场,爱心单位也纷纷为帮扶对象捐赠款物,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表彰先进 凝聚爱心力量
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离不开志愿者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核实了解每一位困难群众家庭情况;也离不开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对困难群众的关注,纷纷伸出援手,让他们渡过难关。
曹纪友退休后到社区公益站,成为一名公益骨干带头人,默默地为公益事业奉献余热。自从加入成为基金会“一米阳光”志愿者以来,曹纪友积极入户走访,及时发现救助对象,为他们争取救助政策。
长期以来,张书兵反哺家乡,援建公路打开父老乡亲致富的大门,教育对口帮扶计划为困难孩子托起未来,2020年,张书兵还向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捐赠40万元,设立“恒德公益冠名基金”救助困难儿童。
现场,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表彰了曹纪友、张书兵等长期以来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的10名最美志愿者(最美爱心人士)、90名优秀社会救助志愿者和9个爱心单位。
7家爱心单位也纷纷举牌捐赠,为社会救助事业继续注入更多爱心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 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幸福感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关惜分肯定基金会的救助成果,已成为社会救助方面不可或缺的力量,是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救急解难任务,发挥着政府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的特殊作用。他要求,要坚持党对基金会的坚强领导,切实做好党建工作,加强内部治理,促进规范运行,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不断扩大基金会社会影响力。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书凯就基金会如何进一步开展好新形势下的救助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社会救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者应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要紧跟发展步伐,继续发挥基金会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补充作用;要勇于开拓创新,切实提升基金会救助水平和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救助工作。
今后,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兜底保障责任,做好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以项目发展为抓手,继续开展扶智助学、扶困助医、扶贫安居、“一米阳光”、“春和计划”等救助帮扶工作,争取救助人数增加1倍,达到5000人;以急难众筹为突破,加大社会公开募集力度,争取募集金额翻两番,能突破2000万元,把基金会打造成为政府转介服务和救急助难的响亮品牌,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丨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