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9月19日的这次费改。政策逐步落地,目前来看,影响巨大。
因为目前各家主流公司自主系数还在调试,价格随时都在变化,最近客户的最大感受就是各家公司价格区别很大,而且,同一个公司,报价也每天都不同,客户目前都处在观望态度。
不过目前都只是暂时的,后面都会逐渐稳定,从改革的这一个星期来从各方面分析一下。
首先从客户方面分析,以前的费用只看上一年的出险情况,而且只看一年的。现在,是看三年内的出险次数,时间范围扩大了。这对于客户来说,就要求驾驶要更加谨慎,毕竟出险之后,影响的时间很长。而且记录不再是一年之后清零。
另外车主年龄,性别跟价格也有关系,目前算价总结的规律来看,男车主年龄越小保费更低,女车主相反,年龄越大,保费越低。并且普遍女车主比男车主保费低。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比如车型,甚至车主征信,有无不良信用记录,都会影响价格。
不过总体原价是降了很多的。原价降了,并不一定是客户花的钱就降了。因为之前有行业潜规则,大部分车主都知道有返现。综合对比改革前后,总体是降的,但是很多高端车型,其实是涨了的。
另外就是保障范围,三责有提升,总保障提升到了20万。另外就是车损三责附加险全部取消,默认就是全部包含。这个改革对于车主来说其实很不错。
以前各种附加险,少买一个就可能不赔。用很多客户的话来说,就是你们保险公司感觉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还有什么差价,不买就有差价,还要我自己掏钱。我买什么保险?
现在好了,险种简单,没有什么争议了。只要买了车损,跟车身有关的损伤都赔。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是好事,售后服务就好做了,客户异议也要少很多。
最后就是办理流程,对客户来说更透明了。价格降下来,要多少就直接交给保险公司多少,没有潜规则,少了被坑的可能。发票价是多少就是多少,省事,免得老担心自己买了贵的。
总的来说,改革对车主是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从保险公司方面分析,这次改革,会促使保险公司会更加注重售后服务和客户体验。
售后服务好,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会进一步有优势。保费方面,对于各家保险公司来说,其实到后面稳定下来,差别不会太大。那么保障范围更广了,理赔率对应的就会上升。拿车损来说,以前只买了车损,如果是玻璃单独坏了,发动机行驶过程当中熄火了,保险公司都不赔。那么现在,这些情况保险公司都会赔付了,那客户报保险的概率就会提升。
报了保险,那一个公司的售后服务体验就能让很多客户感受到了。价格差个一百两百的,我买在品牌大公司,多省心啊。
这次改革,会促使很多公司提升服务,甚至推出特色服务,来吸引客户。同时理赔方面,都会尽量给客户提供好的体验。
另外再分析一下保险从业人员的影响。
这种体验来看,对单纯的车险业务员,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首先是业绩的影响,因为价格的下调,同一辆车的商业险保费,改革后普遍只有改革前的三分之一。意思是,你想达到之前一样的收入,你要做之前三倍的客户!
另外就是一些代理渠道,因为之前就是有费用返还,靠收单来吸引客户。现在都没有费用了,代理渠道又没有底薪,一下就被搞死了。价格没优势,客户做不进来。即使有客户能进来,没有之前的操作费用空间,自己也没有收入。
还有,现在很多app,某信某宝都可以直接购买。以后客户的投保,可能会往自主投保方向发展。业务员的作用,会更加弱化。
现在的车险业务员,个人的看法是,要么转型,要么转行。
继续要在这个行业坚持的,要改变自己。只有真正好的业务员,才能在这次改革中存活下来,剩者为王。对,就是剩下的剩,因为这次改革,很多车险业务员会抗不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发现,竞争对手要少了很多。能够剩下来的,肯定是转型比较成功,业绩做得好的真正优秀的业务员。是被客户认可的才能剩下来。
会套路的会越来越吃不开。
这次改革,车损里默认带了指定修理厂,对于湖南地区来说,对于修理厂的冲击也会很大。客户车子受损了,无论怎么分析,都会选择去4S店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反正不用车主承担什么费用,没有理由不去4S店,毕竟修得好些,被坑也是保险公司被坑。
还有就是电子保单的普及,送单快递这些,也会有不小的影响,不少人要丢掉饭碗了。
没有哪个行业能够长久,现在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早就没有了铁饭碗这一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创新,才能不管怎么变化,都能适应,都能赚到钱。
就比如以前,学收音机维修的,如果不肯改变,那不早就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