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为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优化种业企业营商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青岛财通集团联合设立了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支持种业企业做强做优。5月22日,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创设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 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据悉,“种子金”是全国首个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在全国开创了财政资金以“拨改投”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首期投入3000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
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的全国首个,青岛“押注”种业,底气何来?相比专项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此次“种子金”有何不同?在帮助中小种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方面有何优势?
创新:
政府“背书”种企潜力股 青岛开全国先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现代种业已成为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种业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青岛市种业科研基础雄厚,企业实力强劲,特色品种领先,对外开放优势显著,全市各类种业企业300余家,是全国重要的大白菜、花生、小麦、蓝莓等良种繁育基地,在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大种业板块中均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中,青岛市有9家入选,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支持种业企业做优、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市意义重大。然而,良种繁育任重道远,一个新品种的诞生,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期间,不仅是对科技实力的考验,对于种业企业来说,新品种研发需要大量持续资金投入,但同时还要面对市场的前途未卜,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打好“种业翻身仗”,“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离不开资金的注入,更需要一整套针对种业企业发展的扶持、培优“组合拳”。
“‘种子金’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发起的一项支持服务种业企业的政策创新,对企业纾困帮扶、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典型示范意义。”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沙剑林介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属国有企业财通集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委托财通集团下属的专业化投资和基金管理机构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运营,利用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种业企业。具体来说,财政部门统筹安排资金规模;农业农村部门提出出资计划建议并建立项目库;运营公司以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筛选投资企业并参与企业发展重大决策,将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资金保障引入种业领域;项目企业利用政府投资拓展发展空间。政府部门和国有资本从优质企业早期发展开始关注支持,成为企业合伙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全程陪伴企业成长壮大。
这意味着,被投资企业因财政投资而拥有了政府信用背书,可以为后期融资发展和市场竞争赢得更多资源支持,同时,引入了专业化投资机构参与经营,也进一步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资金、市场的良性互动下,企业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成长过程中的股权分红以及政府投资退出时的收益,将进一步扩大“种子金”的规模,从而可以投资更多有需求的种业企业,形成“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格局,为行业抱团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增添强大的活力和动力。
亮点:
聚焦高成长性中小种企“融资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青岛市财政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保、育、测、繁、推”等关键环节,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育种科研创新,出台了10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7条奖补政策。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直接奖补种业企业,支持青岛市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相比专项资金直接奖补以及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种子金”在专注种业企业的同时,具有更广的覆盖性。“目前,就资金支持企业而言,股权投资相较于奖励补贴具备特殊优势。一方面,传统的奖励补贴方式对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关注度不够,并且难以在支持产业发展上发挥长久效应。另一方面,一些发展速度快、潜力大的种业企业,往往是由合伙企业和家族式企业转型而来,股权结构简单,对结构复杂的风投、基金等投资机构,以及对投资方要求的参与决策经营等约束条件接受程度不高。”沙剑林表示,“种子金”旨在聚焦这种业企业发展瓶颈,更加精准地解决种业企业的资金难题和发展困境。
青岛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文光介绍, 在山东省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的大背景下,“种子金”在全国开创了财政资金以“拨改投”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是对种业企业支持方式的市场化创新。一方面,通过改革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方式,从市级财政种业领域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资金,对青岛市种业创新发展项目实施股权投资,将重点帮助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中小种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中小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并通过上市、并购、回购等措施,实现盈利,扩大资金规模,进一步支持其他有需求的企业,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功能,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也向市场释放了政府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的强烈信号。
进展:
“种子金”首期投入3000万元 多家种企正在对接
有投资必有风险,做好公共财政资金风险管理是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的重要前提。要让“种子金”实现“弹无虚发”,精准赋能种业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资本加入种业振兴赛道,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据介绍,“种子金”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循环运转、适时退出、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原则,通过委托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严格规范项目的投前研判、投中论证、投后管理。同时,建立回拨机制,若退出项目出现亏损,被委托方需用后期项目退出收益或已分配的投资净收益抵补。
此外,在政策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资金对种业产业的调控。一是在投资途径上,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撬动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种业企业投资经营,“种子金”可通过直投的形式认购增资、发起设立或以股权受让等投资方式投向种业项目,也可通过参股设立种业赋能基金的形式间接投资种业项目。并规定用于参股设立种业赋能基金的资金一般不高于“种子金”总额的60%。“种子金”对种业赋能基金的参股比例不超过50%。二是在投资方向上,“种子金”将重点投向发展速度快、成长潜力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种业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在细分行业加速突围。三是在退出渠道上,“种子金”运营公司依法通过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回购以及清算解散等方式实现退出,投资净收益的50%作为“种子金”本金滚存使用,形成资金池,循环投资更多种业企业。
据悉,“种子金”首期投入3000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4月底,青岛市唯一一个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首笔投资。“‘种子金’专门针对青岛范围内种子行业企业。”青岛财通集团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静介绍,除了已经投出的首笔投资,目前还有多家正在接触的优质种业企业。作为“种子金”的受托管理机构,青岛财通集团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从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后管理等投资程序入手,开展投资工作。同时,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的平台资源,积极为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提升、资源赋能,包括协助企业梳理发展战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为企业嫁接优质的资源等等,充分发挥“种子金”的政策优势,引导带动更多的行业资源、社会资本关注青岛种业企业,加速青岛种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负责人王乃栋介绍,下一步将重点从优化资源储备,拓宽支持渠道,跟踪企业发展,创新法治保障,突出国际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入手,将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扶优上,深化作风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优势种业企业“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提升企业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能力。